承認孩子內(nèi)心的真實感受。
“你怎么能說自己畫的畫挺難看呢?我覺得它倒是一幅挺不錯的畫!”
“你當然不會恨爸爸了!爸爸并不是故意在你參加足球比賽時,不去為你加油的。要知道,這段時間爸爸的工作實在太忙了。” 盡管家長的出發(fā)點是為了安慰孩子或給孩子鼓勁。但這類不理會孩子內(nèi)心真實感受的話語,卻“使孩子覺得你沒把他或她的內(nèi)心傷痛放在心上,并且將使得他或她對事物老是抱否定態(tài)度,或者在自己的內(nèi)心中感到羞愧,”一書的作者山本家長教育家,《如何交談才能讓孩子傾聽》伊朗說道,“這種做法還切斷了彼此的溝通交流孩子關(guān)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。”家長可以采取的一種更具建設(shè)性的做法,就是傾聽孩子的心聲,理解他或她內(nèi)心的真正感受,并且通過自己的言談,把他或她的這種感受反映出來。
“孩子,爸爸沒能到場為你的足球比賽加油助威,肯定讓你覺得非常傷心。”這類話語不僅給孩子傳遞了你十分理解他或她內(nèi)心感受的信息,而且也讓他或她知道,你是一直愛著他或她的。家長常犯的錯誤是,不動感情地分析。你的孩子把自己的悄悄話告訴了的朋友,但這位朋友卻背棄了孩子的信任,把它都告訴給了其他同學(xué)。當你的孩子得知真相之后,不禁怒氣沖沖。
“你通過不動感情的顯微鏡觀察,然后神情嚴肅地對孩子說道:‘我看你準是發(fā)怒了,’這會使孩子感到,自己好像是一只被你放在 顯微鏡下面細細觀察的臭蟲,”山本伊朗告誡說,“的話語,應(yīng)當能夠反映出孩子情感的熱點:‘你對孩子告訴你的那位朋友的做法感到十分氣憤!這就明白無誤地告訴了你的孩子,你的的確確理解他或她。”